崔伟群诗选|初秋,大自然音乐频道日夜响着
作者:崔伟群,江西崇仁白露乡人,1964年出生,从事新闻报道多年,从小喜欢诗歌,近两年开始学写。
作者:崔伟群,江西崇仁白露乡人,1964年出生,从事新闻报道多年,从小喜欢诗歌,近两年开始学写。
“青春助力·筑梦现代化”专题紧扣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主题,跨越科技、教育、基层、志愿等领域,精选优秀青年人物,讲述青年担当故事,展现青春力量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姿态与蓬勃动能。本期为生态篇。
在观鸟爱好者的圈子里,通常会用“菜鸟”指代那些十分常见的鸟类。“菜鸟”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,而且并不畏人,但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它们。大多数情况下,“菜鸟”因为太过常见以至于我们会主动忽略它们的存在。
背锅侠乌鸦,嫌它黑、叫丧?纯属迷信!人家聪明得很,会藏食、用工具,专吃害虫腐肉,是义务收尸队,还反哺爹妈(孝子鸟)。叫声难听但能预警,偷亮东西?那是喜鹊干的多。
鸟总是比我们更早一步感知世界的变化。它们在黎明破晓前啼鸣,在季节更替时启程迁徙。它们看起来轻盈、自由,无声地穿越树梢与屋檐,朝着很高很远的地方飞去。
清晨五点的闹钟响起时,我总会先摸出枕边的相机相册。屏幕微光里,红胁蓝尾鸲的羽色依然鲜艳,那是去年春天在小区后巷偶遇的惊喜。可翻到后面,相似的翠鸟扎水、白鹭展翅渐渐重叠,像被按下了循环键的画面——不知不觉间,那个曾让我心跳加速的拍鸟世界,竟悄然笼上了一层薄雾。
她没接话,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房产证边缘。指甲盖泛着淡粉,是上周我带她去美甲店做的,说这样显年轻。"小夏,记不记得你高考那天?"她突然开口,"暴雨下得跟盆泼的似的,你爸背着你趟水去考场。"
大脑是个非常强力的家伙,它可以让你特别集中在一件事情上,把其他的事情都列为杂音。在观鸟之前,这些鸟叫对我来说就属于杂音,被我完全忽略了。但实际上鸟叫是无处不在的。
昨晚十一点半,便利店机械的女声撞碎寂静。我缩在羽绒服里等关东煮,穿碎花罩衫的店员大婶忽然变戏法似的端出小瓷碗:"姑娘,尝尝我腌的糖蒜,配白萝卜顶好。"就着暖黄灯光咬下酸甜的蒜瓣,突然想起《深夜食堂》那句台词——食物是盛在碗里的人情味。
对大多数处于奋斗之中的“北漂”来说,能够幸福安逸地生活在北京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其实,除了人类,还有不少野生动物也可称得上“北漂”,比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一种鸟类——白头鹎。
2025年5月19日,早晨7点来到丁香湖北侧的小岛观鸟,早晨这里挺消停。
麻杰夫是我观鸟时使用的自然名,是麻雀加我的英文名Jeff组合而成的,我希望成为像麻雀一样低调但成功的生物。去年我刚从一家互联网公司离职了,然后失业至今,暂时先成为了一个令家人十分担忧的自由的观鸟人。